黄遵宪 简介
2024-12-20黄遵宪 简介 「清朝」 黄遵宪(1848-1905)清末杰出诗人,字公度,现广东梅县人。曾任清政府驻日、英、美等国外交官。 黄遵宪相关资料 黄遵宪外交生涯 1877 年1126 日傍晚,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,一行......
黄遵宪 简介 「清朝」 黄遵宪(1848-1905)清末杰出诗人,字公度,现广东梅县人。曾任清政府驻日、英、美等国外交官。 黄遵宪相关资料 黄遵宪外交生涯 1877 年1126 日傍晚,黄遵宪随何如璋由上海乘轮船启程,一行......
黄裳 简介 「宋朝」 黄裳(1044-1130)字冕仲,号演山,延平(今福建南平)人。元丰五年(1082)举进士第一。政和中知福州。官至端明殿学士,礼部尚书。喜道家玄秘之书,自称紫玄翁。建炎四年卒,年八十七。《宋史翼》有传。著有《演山......
黄简 简介 「宋朝」 黄简(生卒年不详)一名居简,字元易,号东浦,建安(今属福建)人,寓居吴郡光福山。嘉熙中卒,通判翁逢龙葬之虎丘。工诗,《全宋词》辑其词三首。...
黄机 简介 「宋朝」 黄机(生卒年不详)字几叔。有《竹斋诗馀》一卷,毛晋跋其词,以为「不乏宠柳娇花,燕目行莺目亢等语,何愧大晟上座」。李调元《雨村词话》卷二亦称:「黄机《竹斋诗馀》,清真不减美成。」皆认黄机源出周邦彦。然所见仅其婉丽一......
齐天乐·竹深不放斜阳度 宋代: 吴文英 竹深不放斜阳度,横披澹墨林沼。断莽平烟,残莎剩水,宜得秋深才好。荒亭旋扫。正著酒寒轻,弄花春小。障锦西风,半围歌袖半吟草。 独游清兴易懒,景饶人未胜,乐事长少。柳下交车,尊前岸帻,同抚云根一......
鹧鸪天·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 宋代: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(深红 一作:轻) 梅定妒,菊应羞,画阑开处冠中秋。骚人可煞无情思,何事当年不见收。(阑 通:栏) 咏物 , 宋词精选 ,......
鹧鸪天·寒日萧萧上锁窗 宋代: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,梧桐应恨夜来霜。酒阑更喜团茶苦,梦断偏宜瑞脑香。秋已尽,日犹长,仲宣怀远更凄凉。不如随分尊前醉,莫负东篱菊蕊黄。 抒怀 , 思乡 , 秋天 5556 翻译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......
鹧鸪天·十里楼台倚翠微 宋代: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。百花深处杜鹃啼。殷勤自与行人语,不似流莺取次飞。 惊梦觉,弄晴时。声声只道不如归。天涯岂是无归意,争奈归期未可期。 羁旅 , 写鸟 , 春天 1245 翻译 春天,诗人在偎......
石溪久住思端午,馆驿楼前看发机。 鼙鼓动时雷隐隐,兽头凌处雪微微。 冲波突出人齐譀,跃浪争先鸟退飞。 向道是龙刚不信,果然夺得锦标归...
汉皇重色思倾国,御宇多年求不得。 杨家有女初长成,养在深闺人未识。 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 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 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 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 云鬓花颜金步摇,芙蓉帐暖度春宵......
黄叶覆溪桥,荒村唯古木。 出自唐代的《秋晓行南谷经荒村》 杪秋霜露重,晨起行幽谷。黄叶覆溪桥,荒村唯古木。寒花疏寂历,幽泉微断续。机心久已忘,何事惊麋鹿。 秋天...
黄叶古祠寒雨积,清山荒冢白云多。 出自明代的《岳忠武王祠》 匹马南来渡浙河,汴城宫阙远嵯峨。中兴诸将谁降敌,负国奸臣主议和。黄叶古祠寒雨积,清山荒冢白云多。(“清山”一作“青山”)如何一别朱仙镇,不见将军奏凯歌。 咏史...
[宋]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。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云中谁寄锦书来?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花自飘零水自流。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 分类标签: 闺怨诗 思念诗 婉约诗 作品赏析 【注释】: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......
今天,妈妈领我去果然梦想小镇玩了,那里可真大啊!有婴儿护理中心、急救中心、、中国邮政、国旗护卫队、公安局、星光大道、儒风学堂、烘焙等等。每个职业部门我都尝试了,其中,我最喜欢的就是婴儿护理中心、急救中心和烘焙了。 在婴儿护理中心里,我......
枝上柳绵吹又少。天涯何处无芳草。 注 赏 背 听 出自宋代 : 苏轼的《蝶恋花·春景》 花褪残红青杏小。燕子飞时,绿水人家绕。枝上柳绵吹又少,天涯何处无芳草!墙里秋千墙外道。墙外行人,墙里佳人笑。笑渐不闻声渐悄,多情却被无情恼......
怀君劳我写诗情,窣窣阴风有鬼听。县宰不仁工部饿, 酒家无识翰林醒。眼昏经史天何在,心尽英雄国未宁。 好向贤侯话吟侣,莫教辜负少微星...
秦始皇一统天下后,妄想秦朝能够千秋万世没想到二世而亡。当时各路义军拥楚怀王为首,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。项羽军队实力最强,本来对咸阳势在必得,没想到在函谷关遭遇狙击,让刘邦捡了漏,率先攻破了咸阳。项羽大怒,即令当阳君拿下函谷关,率四十万大......
魏晋 【魏晋(220~420)】 三国(220~280) 中国历史上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。由于魏、蜀、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。三国始于220年魏国代汉,以280年晋灭吴为三国下限。 东汉中平六年(189)灵帝死,刘辩继立为少帝。执政的何太......
《三国演义》中的“空城计”童叟皆知。大概意思就是马谡大意丢失街亭后,诸葛亮身边的兵力少,而且想安全撤退已经来不及了,不得已只好玩起了空城计。他打开城门,自己坐在城上自弹自乐,而司马懿恐有埋伏,慌忙撤兵,使得诸葛亮的处境转危为安。 ......
分封后,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欣喜和鼓舞的,但也有人不满。 第一个不满的就是刘邦。 早在分封之前,就刘邦的问题,项羽和范增进行了数次的研究和讨论。范增认为,巴、蜀二郡道路艰峻,原本是流浪者居住的地方,让刘邦去那里,既不会背上违背约定的罪......